The Dining Room 南小館: 鬧市中的摩登上海小店


南小館 The Dining Room (Hong Kong)
Category: Chinese, Shanghainese
Recommended Dishes
必食菜式: 招牌生煎包,蔥油開洋拌麵,茉莉花茶凍
Fun Facts:
南小館的蕎麥茶味道像玄米茶
Emptyplates score 評分: 7 /10 plates emptied!

 
[Written by Carly]
首次在南小館用餐就愛上這小店,它不像一般上海連鎖小館般裝潢的都是傳統的偏深紅,南小館的主調以淺藍與白色為主,感覺新式輕盈得多。座位適合二人用餐,菜式都是一小碟一小鍋的,可以嘗試多款菜餚都不會覺得太heavy,價錢也非常大眾化。網評給南小館的生煎包冠以神級境界,說實話,用字有點誇張,但確實吃過那麼多生煎包都不夠這間做得出色。To the point,煎包脆底但不oily,餡肉juicy多汁,而且午飯時間光顧遲一點都會賣晒!對愛吃上海菜的Carly來說,南小館無疑是銅鑼灣地帶值得推介的小店。

[Written by Gobay]
蔥油開洋拌麵:蔥花,蝦乾,豆腐乾,生抽,黃酒——雖然呢道菜的精髓在於豬油,但現今社會追求健康,豬油已經逐漸式微。但呢碗麵依然有令人驚喜的懷舊味道:細嫩但有咬口的老豆腐塊,柔韌的長面,濃郁的帶有甜味的醬汁,蝦乾中規中矩,麵條可以再乾爽一點。。但它在冷盤之前前,作為第一道菜上檯,對於講究上菜順序的我來講,無疑係一個瑕疵。瑕不掩瑜,這是性價比不俗的一道菜。—— HKD30
 
Gobay food knowledge corner食緊乜你要知:可能好多朋友會覺得開洋二字是名聽起來好聽,但其實開洋係指腌制曬乾的大的去皮海蝦仁。這是地道南方人的叫法。蛋白質好高,而且中醫認為海蝦性溫,易消化,並非一般人覺得的膽固醇高等一無是處。

招牌生煎包:原本江南家傳戶曉的街頭小食,登堂入室到餐廳已久,但縱觀香港,似乎無一間做得地道好味。好食的生煎,要面皮軟,底皮酥脆,肉香濃,咬一啖滿口湯汁,猶如食到小籠包的餡一樣。呢度的生煎包是迄今在香港食到最好的,肉汁飽滿,同油香蔥香混合一體,如果芝麻香氣能更濃烈一些,就看成完美。當然如果還有挑剔,面
皮可以再有咬口一點。但在香港食浙江菜或本幫菜,仲要係大眾的價錢,就不適宜吹毛求疵了。
—— HKD38


老上海酸辣湯:這是湘菜,但出現在江南類菜館里已見怪不怪。酸辣,咸鮮,香,本人認為翡翠拉麵小籠包的酸辣湯味道上更好,但芡的分量呢度更佳。味道還可以,但似乎無食到幾多鴨血,雖然鴨血唔一定係酸辣湯的傳統材料,但我覺得鴨血是精髓,雖然個人愛好的成分居多。
—— HKD38
南小館四小拼:四喜烤麩+冰宮餚肉+花雕白雞+糖醋排骨。在香港食到嫩滑有雞味的雞係相當難得,而且呢度醉雞的酒香剛好,只短暫停留係口腔,不會衝擊你的味蕾,而嗅覺卻能得到極大滿足。烤麩的口感很好,地道;糖醋排骨以瘦肉為主,因為糖醋做汁已經膩人,不適宜用有油脂的排骨。總體味道也是相當不錯 —— HKD68




清宮御膳肉:其實我本意是想食東坡肉,可惜呢度無。呢個肉精緻,但口感太實,而且肥瘦比例不恰當,醬汁主要是南乳,太膩。在深圳我食過有間叫
浙禮的小菜館,東坡肉做得頂呱呱,當然我無意要拿蘋果同橙比較。呢度菜最出彩的莫過於墊在底部的豆乾粒”——其實它係菇。我一直都無法肯定它究竟係用百靈菇定係雞肶菇,但無論邊種,都會拉高呢度菜的成本。鼓勵味蕾一流的朋友去試下,睇下食唔食得出係咩菇。—— HKD6
0


腌篤鮮燒賣:呢個菜通常係上海人先知道嗌來食,本幫菜的特色。係咸,味道來自火腿,係細火燜,係新鮮的意思,亦有咸鮮的意味。中國人對於用鹽腌制的食物通常都賦予咸鮮二字。呢個燒賣皮有點韌,亦唔係好食到火腿的鮮味,有點遺憾。—— HKD36
薺菜炒年糕:呢道係必試菜,可惜呢度的年糕口感偏軟,唔係我最喜愛的年糕。
但水準都
OK
—— HKD58







南小館甜甜拼:茉莉花茶凍
+杏仁白玉凍+細沙南瓜糰+桂花蜜拉糕。呢度的奶凍係必食推介,尤其適合喜愛Panna Cotta的朋友。呢個係純技術性的食物,明膠的分量直接決定口感和成敗。呢度的奶凍是迄今食過最好的,味道亦創新。南瓜糰一般,但桂花米糕的口感不俗,煙韌柔軟。——HKD58